理性讨论刘义庆为什么会写出七步诗这样的故事

一把甘蔗渣 2015-12-06


当然这个标题是有问题的,七步诗的故事固然是个段子,它也未必是刘义庆自己写的,说不定是出自鲍照or何长瑜or门客甲or临川王府扫地僧。这里姑且把这个锅让他给背了。或者说,我们认为刘义庆至少是很欣赏这个故事。

那么先放一下故事原文:

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世说新语·文学·66)

大家都很熟,不解释。

这个梗在北魏有个翻版:

后幸代都,次于上党之铜鞮山。路旁有大松树十数根。时高祖进伞,遂行而赋诗,令人示勰曰:「吾始作此诗,虽不七步,亦不言远。汝可作之,比至吾所,令就之也。」时勰去帝十余步,遂且行且作,未至帝所而就。诗曰:「问松林,松林经几冬?山川何如昔,风云与古同?」高祖大笑曰:「汝此诗亦调责吾耳。」

(魏书·卷二十一下·列传第九下·彭城王传)

故事的主角是北魏孝文帝元宏和他弟彭城王元勰。俩人一起爬山的时候元宏走着走着赋了首诗,让人传给元勰,令他边走过来边作一首,走到为止。然后元勰走了十来步作成了《问松林》。元宏愉悦地表示你这诗也是在怪我呀。

好了好了知道你们兄弟关系好了,下一个(x

——等等,孝文帝直接提到了七步梗,这个事发生的时间据考应是太和二十一年=497年,《世说新语》的成书时间大约是440年。流行到北边的速度好像还挺快的?

不过更大的槽点似乎在于虽然是游戏,元宏你不考虑一下这种cos给你弟的心理鸭梨吗……

关于这对文帝和彭城王的更多闪光弹请自行百度。他俩难得的HE了,而且HE得很感人。然而文帝死后元恪那个小崽子还是和他舅一起把他勰叔neng死了。摔。

再多说一句,元勰是子攸的爹_(:з」∠)_。

好了,真的要讲下一个了,嗯,南边的文帝和彭城王……orz……

至今我们仍未知道宋文帝刘义隆和他弟彭城王刘义康的事给堂哥临川王刘义庆造成了怎样的心理阴影。因为,宋书里对义庆这辈子为什么这么胆战心惊生怕惹祸看个星星就要自我流放始终语焉不详,沈约大手给了我们一句高深的“少善骑乘,及长,以世路艰难,不复跨马”。世路艰难,不复跨马,这是一个隐喻。

刘义隆和刘义康一开始的画风和北边的文帝彭城王挺像,义隆生病的时候义康更是权倾朝野,然后等义隆病好他们就在BE的大路上一去不返了(。义庆并没有活到义隆neng死义康的那一天,然而BE的气息他显然已经嗅到了。

当然嗅到这种气息的不止他一个。刘家大姐会稽长公主刘兴弟就直接跟义隆闹去了:

会稽长公主,于兄弟为长,太祖至所亲敬。义康南上后,久之,上尝就主宴集甚欢,主起再拜稽颡,悲不自胜。上不晓其意,自起扶之。主曰:“车子岁暮,必不为陛下所容,今特请其生命。”因恸哭。上流涕,举手指蒋山曰:“必无此虑。若违今誓,便负初宁陵。”即封所饮酒赐义康,并书曰:“会稽姊饮宴忆弟,所余酒今封送。”车子,义康小字也。

(宋书·列传第二十八)

老刘家长姊如母,义隆非常敬重大姐,指着祖坟对大姐哭着发的誓,在大姐的有生之年,还是算数的(。

你看,卞太后活得比曹丕长这一点夺么重要。

再扯回义庆。学界一般认为世说的编写时间是元嘉十六至十七年(439-440),义庆任江州刺史时。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件记在《旧唐书·音乐志》里的事:

《乌夜啼》,宋临川王义庆所作也。元嘉十七年,徙彭城王义康于豫章。义庆时为江州,至镇,相见而哭。为帝所怪,征还宅(此字有误,疑当作“京”字)。大惧,妓妾夜闻乌啼声,叩斋阁云:“明日应有赦”。其年更为南兖州刺史。作此歌。

其余的就自行脑补吧。

为什么会有七步诗这么经典的故事,因为义庆他真情实感啊!


ps:文帝们啊,路途遥远你们在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