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下司马道福

一把甘蔗渣 2020-04-10


  

  三个问题:出生时间,二婚时间,去世时间及原因。



  晋书后妃列传,李陵容传中载:

始简文帝为会稽王,有三子,俱夭。自道生废黜,献王早世,其后诸姬绝孕将十年。帝令卜者扈谦筮之,曰:“后房中有一女,当育二贵男,其一终盛晋室。”时徐贵人生新安公主,以德美见宠。帝常冀之有娠,而弥年无子。(晋书·列传卷三十二)

  太平御览引晋中兴书卷四:

新安愍公主道福,简文第三女,徐淑媛所生。适桓济,重适王献之。(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二)


  所以司马道福年长于李陵容的长子司马曜。按司马曜生于362年。王献之生于344年。桓济生年不详,按桓温尚南康长公主应在331-335之间,桓济为温次子,年龄可能与王献之差不了多少。按司马道生被废是在348(永和四年)。那么司马道福出生在40年代后半的可能性比较大,亦符合司马昱有近十年的时间没生孩子的记录。她出生的这段时间司马昱入朝辅政,在何充之后总理朝政,引殷浩等人抗衡桓温。

  母亲徐氏,两处文献一作淑媛一作贵人,按宋书后妃传所载晋制,贵人位视三公,高于位视九卿的淑媛。不知是简文即位后所封还是孝武一朝有所追赠。



  世说德行篇刘注:

王氏谱曰:「献之娶高平郗昙女,名道茂,后离婚。」献之别传曰:「祖父旷,淮南太守。父羲之,右将军。咸宁中,诏尚余姚公主,迁中书令,卒。」

  程炎震世说笺正认为新安公主可能是追封。程氏又认为咸宁当作咸安。那么问题来了,你晋第一重组家庭案到底发生在什么时候。

  咸安是司马昱在位的年号,太和六年冬十一月己酉(372年1月6日)桓温行废立,司马昱即位即改元咸安,而咸安二年七月己未(372年9月12日),司马昱崩,次年春正月己丑朔(即正月初一,373年2月9日),改元宁康。因此“咸宁中”或应读作咸安、宁康年间。

  桓温薨于宁康元年秋七月己亥(373年8月18日),桓温病重期间,桓济与兄桓熙、叔桓秘试图加害桓冲,而桓温死后,桓济即被桓冲收捕而流放长沙。此时罢黜驸马名正言顺。然而若献之别传无误,此事的酝酿竟可能早于桓温乃至司马昱的逝世。

  那么问题就是,司马昱在位时,皇室有没有可能通过这些婚姻关系上的操作,来制约桓、郗、王各家?晋书叙事里司马昱非常之怂,而这究竟是对事实的总结还是出于修辞上的需要呢。这个阴险又精彩的操作,究竟出自谁之手呢,还能是谁之手呢。

  顺便,考据司马道福生年的时候我才发现司马道生被废和王简姬“以忧薨”的事,这到底什么情况啊?更让人觉得司马昱有点可怕呢……



  众所周知王献之离婚极不情愿。宋书后妃传引宋人之文曰“子敬灸足以违诏”,其晚年书信中频频抱怨脚痛,多半是由此落下病根。淳化阁帖收其《奉对帖》,历代读者公认是离婚后与郗家书,其辞凄切,内心煎熬见于字形。更兼临终仍言悔与郗家离婚,又有桃叶歌韵事,再参考他拒绝给新修的太极殿题字,显然是不怎么把皇室颜面放在眼里。


安僖王皇后讳神爱,琅邪临沂人也。父献之,见别传;母新安愍公主。后以太元二十一年纳为太子妃。及安帝即位,立为皇后。无子。义熙八年崩于徽音殿,时年二十九,葬休平陵。(晋书·列传卷三十二)

  推算得王神爱生于384年,此时距其父母结婚已十余年之久。两年后王献之病逝。



  

  王神爱成为太子妃是在太元二十一年(396),太平御览引王隐晋书曰“孝武帝以后少孤,无兄弟,故为安帝纳为太子妃”。迎亲的地点是新安公主府邸,那么此时司马道福应该仍然在世。

《东宫旧事》曰:司徒会稽王道子等启曰:“皇太子系体宸极,年德并茂,宜简国媛,缉宣内教。故中书令太常王献之、新安公主息女,六行聿修,四德允备,加之世载简正,庆深积善,佥曰宜作配储宫,正位中馈。”太元二十一年,皇太子纳妃琅琊临沂王氏,时年十四。

《晋孝武帝起居注》曰:纳采,聘太子妃;百官朱服,会于新安公主第,秘书监王操之为主人。(太平御览卷一百四十九)


  

  而通典卷八十二凶礼卷四载皇太子降服议,显示司马道福去世的时候司马德宗是皇太子。

晋孔安国问徐邈云:“皇太子为新安公主当何服?”邈答云:“礼,父母之所不服,子亦不敢服。诸侯之嗣子及大夫之嫡,皆降绝旁亲,唯父母之所服,子乃敢服。王侯绝周,不为姊妹服;太子体君之尊,亦同无服;皇子厌其君,又不敢服。”

  司马德宗被立为太子是太元十二年(387),迎娶王神爱是太元二十一年(396)秋七月,不到两个月后,秋九月庚申(396年9月20日),司马曜被杀,次日司马德宗被扶上皇位。

  这么一看时间点就显得很诡异,就很值得讨论一下司马道福的谥号:愍。

  按文献通考引谥法,“在国遭忧曰愍(仍多大丧)”,“在国逢难曰愍(兵寇之事)”,“祸乱方作曰愍”,“使民悲伤曰愍(妨政败害)”。得此谥者,大多不是尽寿而终。例如,汉顺帝之母恭愍皇后李氏,被鸩杀;曹魏丰愍王曹昂,阵亡于宛城之战;愍侯夏侯渊,阵亡于汉中之战;晋愍怀太子司马遹,被贾南风派人杀害,愍帝司马邺,永嘉之乱受辱被杀;乃至后世萧梁愍怀太子萧方矩,李唐节愍太子李重俊,明愍帝朱由检,皆死于非命。当然也有一些得此谥者并非横死,如耿弇、李典、隋炀帝萧皇后,寇准,盖取使民悲伤之义。

  如果司马道福在王神爱出嫁时仍健在,而两个月之内就先于司马曜突然死亡,那么司马曜的死亡就很明显不是孤立的意外事件。在帝相之争中,司马道福,或是因为支持司马曜与道子对抗而嫁女为太子妃,或是因为司马曜聘其女为太子妃而站队,必然遭到了司马道子势力的敌对。这样一看,晋书叙事里孝武之死这笔糊涂账,可能就比较好算了。

  假设司马道福在王神爱出嫁时已逝,只是公主府邸仍在,那么其逝世时间应定于387年之后,即立司马德宗为皇太子之后,晚于王献之。曾见网友推测司马道福或为难产而死,则无此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