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谢宣明

一把甘蔗渣 2020-06-07


来自提问箱



是奸妃,也是烈女。(请先听杨千嬅原唱的《烈女》,再看谢霆锋在和达明一起玩的演唱会上的翻唱以获得快乐代餐)

他面临的大环境:你晋已临末世,贵谢由盛转衰,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核心家庭背景:父亲谢重沉着机敏,和王恭感情好必然是有那么点儿热血正义感的人,死得早;生母应该和谢皭一样是郭氏(因晦传载朝廷讨晦时曰不杀其同产以下,而皭坐伏诛),常年疾病,神经过敏害怕噪音;嫡母袁氏无存在感,应也是死得早;叔母刘氏抚养有恩,兄弟视同至亲;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下,兄弟关系相当亲睦,而长他五岁的三哥谢瞻早慧,在他刚出生这年就已因会写文章出了名。

谢混急于重振家族,着意提拔聪明且有进取心的族子,谢瞻谢晦皆得其青眼,谢混对二人性格缺点的评价也颇类似,一个“方执”一个“偏吝”。他在《悲人道》的末尾回忆年少往事,表示亲朋之间虽然观点主张不一,但感情是真的好,面对艰难世道,亦都是一种以攻为守的进取态度,而他当时对谢混的告诫,是不以为然的:“规志局兮功名,每谓之兮为易。今定谥兮阖棺,惭明智兮昔议。”

乌衣之游诸子中谢瞻年最长,比谢混小七岁左右,叔侄二人皆曾事桓楚,义熙初又都短暂地投于刘裕麾下,脱离刘裕后皆在朝中,颇可谓共进退。谢灵运义熙初起家司马德文行参军,两年后投刘毅,似出于谢混安排。而谢晦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孟昶府下。义熙六年五月孟昶自杀,谢混接其位任尚书左仆射,走向正面刚刘裕的风口浪尖,而谢晦在义熙七年,经刘穆之举荐,成为刘裕的太尉参军。如果史书记载准确,那么孟昶自杀到刘裕拜太尉这十个月的时间里谢晦去向成谜,甚至可能在家抠脚(或许是服母丧?)。而刘裕拜太尉时谢混大庭广众之下举止放诞,阴阳怪气与其作对。作为谢安直系另一支代表的谢澹此时已经放出了“益寿此性终当败家”的断言,与谢混划清界限以自保。此时谢瞻在朝任中书侍郎,谢灵运仍随刘毅,皆为谢混盟友,那么谢晦此时转投刘裕,很难说不是谢混在为他这一派谢氏子弟留出一个后路,另一方面来说,这个安排或许正合谢晦本意,从谢晦本人的角度来说,确实也没有什么一定要和刘裕作对的理由。

要说谢晦的奸妃之路从此开始可能并不合适,因为他在因为处理讼案得力而受到刘裕赏识后不久就被调任为豫州治中从事,这个任命颇奇怪,此时豫州刺史是诸葛长民,与刘裕为塑料同盟关系。这时候把谢晦扔到对谢氏来说颇有象征意义的豫州是什么意思呢,是否是刘裕在对谢混动手之前的清场准备呢。义熙八年秋冬,刘裕尽除刘毅谢混郗僧施一党,此后谢灵运被刘裕任命为太尉参军,谢瞻调出中枢外放为安成相。之后就是义熙土断,谢晦抓住了第二个往上爬的机会,成功凭借优秀的kpi重回刘裕幕下,成为太尉主簿。因为和刘穆之作(争)对(宠)的缘故,这个主簿他当了将近五年,期间被时人比作低配杨修,他还不满意,觉得明明论才论貌论家世以及论讲笑话的水平都不是低配。我觉得他叔说他自知可能还是挺准确的,时人当时大概不知道他论作死也并非不及杨修,因而才说他“微将不及”(。)

他终于和王弘一起在天意加成下排挤掉了刘穆之,反手又绊了王弘一跤。“休元轻易”,人家好歹算你小姨夫(if not 算你叔母),这么讲话真的好吗谢宣明!

在你宋的开国大典上,他那句cue他叔的名言曾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以裕总之小心眼,这话怎么看都是会给他添堵的吧?只要裕总记得谢益寿这么个人曾经存在,你再表忠心,替你全家表忠心也没有用啊。然而从他自己的角度想想,这时候他何尝不是挺好的完成了他亡叔对他重振家门风流的寄望呢,他固然沉不住气,但想在这样一种场合对谁有所交待的心情还是值得唏嘘的。

有着同样偏执毛病的亲兄弟二人,谢晦越来越得意,谢瞻就越来越抑郁。谢瞻也许是当年和谢混走得更近的缘故,看着谢晦如今这烈火烹油繁花着锦的样子,怎么看都是不祥之兆,以致于他得了病会放弃治疗,只求能死在自己家里的病床上。

顾命三人组搞废立的时候,三个人的心态是不太一样的,除了共同的、自我催眠一般的壮烈使命感。徐羡之最沉稳,也最理直气壮。傅亮就一直都很惶恐不安,分分钟觉得药丸,有飞蛾扑火的自觉,同时又还是想抢救一下。谢晦奋力自我抢救,如此努力以致于产生了自救成功的错觉,直接导致造反造得毫无诚意,简直比钟会造反还没眼看。而谢晦甚至逃命都逃得不是很有诚意,大概宁可和骑不动马的弟弟一起死也不愿单独跑路。

看傅亮和谢晦的终局,昔年两个遥远的预言一一应验,而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傅亮被捕前最后一件事是去给哥哥上坟,此举意味正如谢晦在《悲人道》最后一段的追悔),真的很容易生出一些虚空之感。